今年以来,由代理退保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7月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向保险机构及保险消费者发布了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提示。

中保协指出,目前,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可代理全额退保”为由,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并以消费者名义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甚至诱导消费者伪造证据材料,实施“代理退保”,主要涉及人身保险和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此举严重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也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存在五类风险隐患

需要留意的是,“代理退保”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冒充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或保险公司人员或以“与监管部门合作”“有内部资源”等名义,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谎称消费者所购保险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或“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等,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退保,甚至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以赚取佣金;谎称可以协助消费者“全额退保”,诱导投保人签署包含不平等条款的代理服务协议,缴纳高额定金或签订高额欠款协议,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电话号码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敏感信息;阻止消费者与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沟通,试图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等。

“通过正规途径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权利,但上述行为不仅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更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存在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信用受损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隐患。”中保协指出。

谨慎理性办理退保

对此,中保协提醒保险消费者,要谨慎理性办理退保。应对“代理退保”时提高警惕,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防止上当受骗。同时应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要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轻易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的原件或复印件转交他人,不要轻易向他人发送移动支付二维码、网银验证码。对金融交易存在疑义的,请选择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热线、登录官网、线下营业网点咨询等方式核实业务真实性。如遇不法分子窃取和非法利用个人信息、利用投诉和退保实施诈骗以及有黑恶势力进行威胁、恐吓等,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有相关服务需求或发生争议纠纷,可以直接拨打保险公司投诉热线,也可以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也可以申请调解或通过仲裁、诉讼等其它途径解决。

此外,各保险机构也要加强风险防范,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包括强化制度建设,加强销售队伍管理,规范销售行为,为保险消费者提供专业、安全的金融服务;严格监控退保流程的操作,筑牢针对“代理退保”骗局的防火墙;加强消费者风险提示和教育,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