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系理财子公司阵容不断壮大,其经营情况成为近期银行中期业绩报的一大看点。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31日,有11家银行披露了旗下理财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以及杭州银行。上述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实现了盈利。

谈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盈利模式,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主要来自产品的投资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未来,随着理财子公司数量的增加以及规模的扩张,营收和利润会逐渐增长。

不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财富管理研究中心研究认为,目前受制于投资模式的转变,挂钩于权益类资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并不多,这也制约了理财子公司的业绩。

9月1日,记者查阅中国理财网披露的产品信息发现,目前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仍然以固收类为主,数量超过800只,而权益类理财产品仅有7只。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权益类资产更容易获取超额业绩报酬,未来理财子公司会逐渐提升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处于起步阶段

据记者梳理统计,目前已有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开业,其中11家理财子公司2020年上半年业绩被披露。

截至2020年8月末,已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母行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徽商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重庆农商行。除中信银行、徽商银行和重庆农商行外,其余11家银行全部在中报中披露了理财子公司的相关经营情况。

根据披露,2020年上半年,盈利最高的为招商银行理财子公司。该行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资子公司招银理财总资产为70.54亿元,净资产为65.2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5亿元。

净利润位列第二的是农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该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农银理财总资产为129.81亿元,净资产为128.21亿元,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77亿元。

之后为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理财子公司,2020年上半年,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和3.04亿元,其他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均不到3亿元。

股份行中,除招商银行外,2020年上半年,兴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为1.03亿元,光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为0.21亿元。此外,两家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即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理财子公司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0.73亿元和0.07亿元。据记者统计,上述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共计超过30亿元。

关于未来银行系理财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某股份行资产管理部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随着规模不断扩张,营收及利润也会逐渐增加。”

与大行和股份行相比,城商行及农商行理财子公司开业时间相对较晚,且注册资本较少,因此,提高营收和利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普益标准研究员王伟表示:“大型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可依托母行或集团优势,通过协同实现优质资产的获取;通过提升投研能力、主动管理能力,获取产品的超额收益;基于理财子公司建立强大的分销渠道;通过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扩充产品线,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理财选择等,最终实现理财规模与经营收入的提升。

“而对于中小型银行理财子公司来说,可以基于对属地的经营优势,专注‘小而美’,走特色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发展路线;通过对理财业务条线,业务运营、业务流程、运营系统进行重构或升级,形成高效、完善的产品运营体系;与其他理财子公司合作代销,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理财需求,进而实现理财业务收入的提升。”

权益类资产更容易获取超额业绩报酬

基于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经营模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营收和利润主要来自产品的投资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其中投资管理费包括固定管理费和浮动管理费。

“此外,还有一些理财子公司有资本金,也有一定的自营业务,但占比较小。”某业内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王伟告诉记者:“从理财子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构成上来看,首先管理费收入是营收和净利润的重要来源,其次是手续费收入和投资收益等。而在管理费收入当中,固定管理费和浮动管理费影响最大。从目前已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来看,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深入,各家理财子公司加大了对新产品的营销和宣传力度,推动产品规模持续提升,并降低产品发行成本,产品管理费收入得到提升,从而带动理财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家理财子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要想做大营收和利润,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王伟认为:“对于理财子公司来说,一方面,受制于投研人才短缺、投研能力存在短板,新产品的研发受到掣肘,也较难从已发售的产品中获取超额收益,与此同时,监管进一步规范了理财产品营销管理,这都影响了银行理财规模的增长,从而限制了银行获取管理费收入;另一方面,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客群对于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度仍然有待提升,而理财业务结构性调整使得银行理财收益整体下行,使得理财产品对于客户的吸引力降低,这也对银行理财的规模产生冲击,不利于银行理财业务收入的提升。

“因此,未来理财子公司一方面需要夯实业务基础,通过外部招聘或内部培养点形式招募投研人才,补足投研短板,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根据客户需求研发推介相应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理财子公司需要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推介活动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让投资者了解自己、了解理财产品、了解理财市场。”

此外,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理财子公司若要提高营收和利润,一方面要扩大理财产品规模,吸收更多的理财资金;另一方面要提高管理费收入,尤其是浮动管理费收入。浮动管理费针对理财产品超额业绩报酬收取,权益类资产更容易获取超额业绩报酬,未来理财子公司会逐渐提升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实际上,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也得到银行的重视。8月31日,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权益性产品配置计划,下一步,工银理财将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紧紧围绕资本市场、行业政策导向和客户需求,积极探索推出各类主题权益产品,为客户提供稳定良好的投资回报,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

不过,目前可以看到的是,权益类资产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并不多,9月1日,记者查阅中国理财网披露的产品信息发现,固收类产品数量超过800只,而权益类产品仅有7只。

“目前理财子公司纯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数量很少,但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却很多,大部分固收类和混合类产品都配置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多在20%或30%以内。从银行理财投资者风险偏好来看,理财子公司依然会发力固收业务,但为了提升投资收益、扩大营收和利润,权益类投资将是未来的业务重点,各家理财子公司都会积极提升权益类投资能力。”刘银平认为。

来源:中国经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