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19日电 (记者高志刚 郭成林研究分析A股消费类上市公司财报数据,市场得以窥见2023年一季度国内消费复苏的真实境况:两头热、中间冷。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一季度,奢侈品、高端白酒、名贵中药等高端消费品公司业绩表现亮眼,软饮料、啤酒、奶茶等低端、低价消费品公司的业绩也迎来大幅改善,但介于两者间的中端消费品公司盈利水平却表现疲软。


【资料图】

高端消费“畅旺”

记者发现,A股高端消费品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而且,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诸多国际奢侈品公司的销售业绩也相当出色。

首先以中药行业为例,同仁堂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30.85%;营业收入51.43亿元,同比增长30.08%。其中,作为中药“奢侈品”的安宫牛黄丸销量高速增长、供不应求,这也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因之一。目前,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安(3克*1丸/盒)的销售价格达860元。

近日,片仔癀提价更是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大众热议。5月6日,公司公告称,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涨幅29%,是历史上最大涨幅。有网友直言:“700多元的价格,比1克黄金都贵。”然而,大幅提价后的片仔癀销售依然火爆。

再看白酒,高端上市酒企(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一季度合计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