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10日电(记者梁银妍) 4月10日,首批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这标志着,全面注册制在A股顺利落地,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

稳步推进的注册制改革,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深刻变化。业内人士表示,全面注册制将推动资本市场改革持续走深走实:市场化机制发挥更大作用,股票发行审核上市效率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效能大幅提升;中介机构的“看门人”作用进一步强化;投资者更趋专业化和机构化;“优质优价”的市场态势更加明显。

主板项目突出大盘蓝筹特色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凸显


(相关资料图)

作为全面注册制的先行者,中重科技、中信金属、常青科技、江盐集团、柏诚股份、中电港、海森药业、陕西能源、登康口腔、南矿集团等10家企业将率先登陆沪深主板上市。

这其中不乏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的成熟企业。比如,陕西能源是以电力和煤炭生产为主业的大型能源类企业,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512%;中重科技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电港是行业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应用创新与现代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等。

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普遍体现“大盘蓝筹”特色,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充分体现。中信建投证券投行委委员、董事总经理刘连杰表示,目前,各板块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投行根据发行人的经营发展和业绩情况,更为准确、有效地确定申报板块和节奏,能为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财务特征的企业提供上市服务,将强化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创新企业支持力度,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截至2022年末,注册制下上市公司合计达1075家,IPO融资1.2万亿元,均占到试点注册制以来全市场一半以上。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科创板推出后,已有88家相关企业上市,IPO融资2203.52亿元,累计完成研发投入超过500亿元。创业板改革后,更加聚焦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近九成新上市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中金公司广东地区业务负责人潘志兵表示,未来投行部门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挖掘项目,不能像过去一样主要看成熟企业,而应主动去发现培育初创型企业,更好理解和发掘企业亮点,为掌握高科技、卡脖子技术的企业做好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贡献力量。

IPO审核效率提高可预期性更强

在引入金融活水的同时,注册制给新股发行审核也带来了